一波三折的藥明生物回歸基本面分析

醫藥外包機構 (CXO) 藥明生物 (2269) 的股東於2022年可說是一波三折,自2021年7 月藥物評估中心 (CDE) 發佈了指南提倡臨床試驗標準升級後,股價便從高位開始回落,至今回調最大幅度有逾七成。正當市場擔憂臨床試驗的政策收緊將影響CXO訂單的需求時,同年10月間有部分國內生物科技企業開始被美國列入黑名單,令逾半收入來自海外藥企的藥明生物成為中美關係轉差的指標之一。去年2月8日公司亦突然被列入未經核實清單 (UVL),管制了公司在美國方面產能相關的採購渠道,更加惡化了中美關係對此全球化的CXO企業影響。自此公司股價與中美關係消息的敏感度可說是大大提高,去年9 月美國總統拜登支持本土生物醫藥供應鏈2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亦成為了巨大的不利消息,使股價再創新低。可見中美關係這些不確定性極高的政治因素,令股價表現變得非常波動,筆者因此曾把倉位全清,但現已重新投資並想藉此探討一下藥明生物的投資價值。 新冠疫情為CXO 企業帶來於抗疫產品研發及生產相關的大型訂單,使部分公司近年的收入增長大幅提升。然而,亦有部分公司因為國內疫情嚴峻導致臨床實驗進度慢於預期,可見行內的業績情況會有分化的現象。現時全球疫情變得可控,中國最近的防疫政策亦變得開放,新冠疫情相關的收入將會逐漸減少,CXO行業將進入正常化階段。同時,藥明生物早前位於上海及無錫的公司已陸續於UVL上移除,中美關係的疑慮暫告一段落,市場或可回歸基本面分析。 穩定而有質量的業績交付 藥明生物是近年港股醫療保健相關板塊中基本面最穩定的股票之一,公司至今有逾六成的複合年增長率,而且穩定的利潤率表現及說到做到的管理層指引亦是公司吸引之處。公司過往受疫情影響為正面居多,高基數的歷史數據將使未來業績增速推至放緩現象,並進入正常化階段,暫時管理層相信藥明生物今年將仍可維持三成半以上的增長。值得留意的是,今年疫情相關的收入佔比將低於一成,換句話說非疫情相關業務的增長將逾六成,可見藥明生物的增長點縱使於高基數的背景下仍可順利進入正常化階段。 一體化設計的技術平台是公司重要的護城河,從藥物發現至生產全流程端到端的開發過程,使公司能夠在藥物試驗非常前期工作 (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IND) 時已獲取龐大數量的客戶,此「Follow-the-molecule」的策略將使客戶黏性大大提高,加上當藥物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後,其高昂的轉換成本 (Switching Cost) 亦讓客戶離開的機會降低,可見一體化技術平台的行業門檻很高。在疫情期間,為客戶在DNA至IND的相關項目僅需6個月時間便完成,新冠疫情相關的緊急項目甚至刷新低於3個月的記錄,可見公司卓越的執行力將可獲得更多客戶的信任。成功的交付質量、可靠度及速度的記錄,讓公司推出的「Win-the-molecule」的外部引入項目策略奏效,提速了臨床後期的項目量增長。以收入及產能計劃規模計算,藥明生物現均是全球三甲之一,隨著臨床研發項目繼續推進,商業化項目 (CMO) 將是未來收入增長的另一重要動力。伴隨客戶項目上市是「Follow-the-molecule」策略的終點站,最大的里程碑收入及銷售分成都是在這個階段體現,自由現金流轉正的時間點亦隨之而來。 CDMO 行業增長的順風 藥明生物的業績增速來自訂單變現成收入,產能亦是按照訂單所增加,公司產能規模於短短3年由疫情前五萬多升生物藥產能,提升至去年的二十多萬升,未來將規劃逾五十萬升生物藥產能 (2026年)。產能及收入規模能夠急速地於短時間內追趕海外企業如龍沙 (Lonza)、三星生物等巨頭,單從公司把握股價強勢的時機而多次進行配股,累積金額逾數十億美元可見,管理層的融資能力不容忽視。 除此之外,隨著最近許多生物技術公司因為開源節流而宣布剝離/停用其製造工廠,藥明生物於疫情發生至今已併購了多個廠房。包括拜耳 (Bayer) 德國原液生產基地、輝瑞 (Pfizer) 杭州原液及製劑生產基地,國內的蘇橋生物、科望醫藥及和鉑醫藥 (2142) 的位於蘇州的廠房。管理層曾指出,海外收購廠房只是建廠三至四成的成本。現時的放緩的融資環境將藥企把資源投放在研發上,並減少重資產的投資,對於CXO的依賴度將可提升。藥明生物現正改善的自由現金流,將可讓公司在業務拓展方面 (併購) 更有本錢,同時回購股份提升價值。 總結 縱使醫藥行業近年受政策、疫情及中美關係所影響深遠,隨著政策轉趨常態化及温和化,筆者認為國內藥企的競爭力將會慢慢浮現。如去年年尾科倫藥業 (002422) 子公司科倫博泰以總價值93億美元歷史新高的海外授權金額,與海外大型藥企默沙東達成合作多項管線中正臨床前研發的ADC (抗體偶聯) 項目,可說是對國內藥企發展的重大認同。相信國內醫藥行業融資的情況亦將隨著疫情過去而慢慢復甦,同時重磅項目如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 (渤健Biogen/衛材Eisai、禮來Eli Lilly等) 、雙抗/ADC等獲批,屆時外包行業的需求將可持續增長,因此筆者仍然相信藥明生物的盈利能力可持續表現。 以上分析純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 C 基金現時持有藥明生物長/短倉。 關於作者: 盧晧信 (Calvin Lo)...

藥明生物為市場憂慮解說 醫保談判沖喜醫藥股

藥明生物 (02269) 才於上周一(1日)進行了第三季度最新的業務更新,可是因為市場對近期新冠口服藥消息的影響,令股價周內跌逾一成。管理層急不及待地再於本周二(9日)舉行了電話會議,筆者亦有參與其中,這個於大摩主持的上午電話會議多達500人,問題環節涉及多個與公司中長綫前景相關的話題,可見市場對藥明生物的基本面有多懷疑。事實上,由6月至今,對於藥明生物的不利消息可說是持續出現,但筆者認為實際上對公司業績的基本面影響卻沒想像中的大,公司管理層亦於多個電話會議上解說公司前景仍是穩健。 除了新冠口服藥的突襲外,國內藥監局於年中推出的臨床研發政策收緊,以及星級基金減持,都令市場非常擔心外包藥物研發行業 (CXO) 未來的前景。不過,藥明生物管理層於這次電話會議的更新,很有信心地再次確定今年及明年的營收增速分別為75% 及45%。如扣除50億元人民幣的新冠相關收入,藥明生物明年核心業務的增速將接近八成。在新冠相關收入正放緩的環境下,管理層還調高了未來兩年臨床項目的增長指引,不論在產能、增聘人手以及新增客戶的增長上,都反映著藥明生物正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總括而言,暫時除了市場的恐慌、港股的弱勢外,筆者未見藥明生物的基本面有出現嚴重的變化,管理層亦展現了他們在中美關係、臨床收緊,以及行業週期和瓶頸上的看法,使筆者對藥明生物的前景仍有信心,亦期待明年公司自由現金流轉正的來臨。 作者為鵬格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C基金—中國股票基金經理。C基金現時持有藥明生物的長/短倉。以上純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

要為三孩政策讓路 醫療保健板塊前景各不同

港股臨近中期業績發佈潮的尾聲,因此筆者在此整合了對醫療板塊的看法。 首先,整體板塊還是受著政策憂慮所耽誤,不論是創新藥、醫療器械、醫美及醫療服務機構等行業。外包研究機構方面,股王藥明生物 (02269) 上周一(23日)發佈了非常亮麗並超管理層指引的中期業績,但並沒有調高全年業績指引,市場還要等待10月會議更新才會得到最新數字,筆者認為上調概率很高,除非突然出現重大基本面的變化。 而傳統藥企如恒瑞醫藥 (600276)、中生製藥 (01177) 等正處於調整期,恒瑞基本面面臨挑戰,市場正調整估值,而中生製藥業績則乎合預期,但市場也對該行業前景仍感到迷糊,畢竟帶量採購的影響一直慢慢地反映著,創新轉型的故事在疫情影響下短時間內難以提供漂亮的數據。 至於醫療器械方面,因為將要在本月投標的全國性骨科帶量採購,骨關節植入物供應商—愛康醫療 (01789) 的銷售因價格風險而超預期地下降,加上海外疫情反覆,業績表現可說是慘不忍睹,或許要等待投標出結果才能有好轉機會。 而醫美及醫療機構等其實業績表現不錯,可是近期政策風波帶動股價居多,暫時面對的風險相對較大,難度高。 整體而言,醫療保健板塊正面對新的政策風險將會變成常態,市場或許需要點時間來消化估值,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個別行業的增長空間,新的概念股仍會慢慢浮現並支持這個長牛板塊,因此筆者仍會密切關注此板塊的最新動向。 作者為鵬格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C基金—中國股票基金經理。C基金現時持有藥明生物的長/短倉。以上純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

人行放水 讓中港股市有喘息空間

港股恒指上周四(8日)崩盤急挫800點後,上周五(9日)一度跌穿27,000點,中國央行神來之筆降準 0.5 個百分點令中港兩地市場站穩陣腳,還原崩盤前水平,暫時「大步檻過」。美股上周二(7日)斷纜後,亦於上周四遭受重創,不同的是,其後走勢仍然強勁,標普500指數本周二(13日)再次突破新高,可見美股的強勢光環並沒有離開。 周二公佈的美國消費價格指數 (CPI) 整體繼續上揚,並超過市場預期的4.9%,是13年以來最快的升幅。數據隨即令10年美債收益率急升,通脹預期指標 (TIPS) 亦升至2.59%。CPI環比的持續升幅再次令市場對通脹屬「暫時性」的說法有所質疑,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本周將要於國會上發表言輪,放慢買債速度將會是市場關注的字眼,環球股市或會再次恐懼提早「收水」的風險。 上周醫藥股出現黑天鵝事件後,首當其衝的恒瑞醫藥 (600276) 更出現管理層變動,接任董事長及總經理才1年多的周雲曙因身體原因辭任,去年初退下火綫的創辦人孫飄揚將重出江湖。坊間有傳周雲曙是因業績倒退,以及最近帶量採購投標失誤而辭任。恒瑞醫藥股價於周二一度下試60元以下,感覺市場對這家龍頭白馬股已失去耐性,筆者已於較早前止蝕離場。未來對確定性較高的外包CXO行業較有信心,藥明生物 (02269) 本周三(14日)的盈喜亦帶動了醫藥板塊反彈。 整體而言,於黑天鵝事件後,筆者有相對調整醫療板塊的倉位,有撈底、止蝕及獲利的操作,並在市場走勢弱勢時買回少許指數期貨,倉位暫時維持於八成左右水平。 作者為鵬格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C基金—中國股票基金經理。C基金現時持有藥明生物的長/短倉。以上純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

強勢美股七連升斷纜 港股醫藥股黑天鵝

美國周二(6日)公佈6月的ISM非製造業PMI數據大跌市場眼鏡,由於對美國經濟復甦的反彈力有所懷疑,美國10年國債收益率於當日大幅回調,單日由1.44%下跌至1.35%左右水平,使國債收益率曲線變得更平坦,不利銀行等金融板塊。標普500指數亦因為這樣終止了連續7天的陽燭漲幅,恐慌指數 (VIX) 反彈約9%,但納指的科網巨企如蘋果 (AAPL) 的表現仍依舊強勢。 反觀港股及A股市場可是慘不忍睹,尤其港股最強勢的醫療板塊近日更出現黑天鵝事件。港股及A股年初至今表現被環球其他重要市場大大拋離,當其他市場表現有逾一成的時候,這倆市場仍是低個位數字,因此只可「炒股不炒市」。恒指現時在27900水平,如果從技術分析層面上看乃屬短期底部,但周一(5日)醫藥股「爆煲」仿佛令人覺得港股此地不宜久留。 國內藥監局評審中心 (CDE) 於上周五(2日)發佈了對腫瘤藥臨床有關的文件,當中涉及臨床試驗的設計,以及評論市場過多Me-too創新藥的情況。整體而言,這個新政令市場非常害怕政策風險要燒到創新藥來,一眾外包研發機構 (CXO) 及藥企或都會受牽連,基金抱團股藥明生物 (02269) 周二一度跌逾15%。奇怪的是,其實文件早就於上周五發佈,消息更已在周一傳開,但是黑天鵝事件卻於周二才發生,顯示市場其實對醫療板塊的資訊敏感度仍是很低,或許只是找個藉口把強勢的醫療板塊沽貨獲利離場。筆者認為縱使新政或會提高創新藥的入門門檻,未來藥企的研發支出無疑會繼續提升,擁有充裕的創新研發管線及海外部署的先頭部隊生物科技公司,相信影響會相對較小。由於藥品質素要提升,研發的時間要更快,效率高的龍頭CXO公司說不定長遠還是個利好。因此,筆者在這次事件中亦嘗試撈一下相關的CXO公司。 美股這半年來的表現可說是高處不勝寒,暫時看港股、A股及中概股就像在一個沒有魚的魚塘釣魚,上周的短期回暖一下子就被黑天鵝事件 (創新藥新政、滴滴 (DIDI) 等) 抹去,難度一直都很高。 作者為鵬格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C基金—中國股票基金經理。C基金現時持有藥明生物的長/短倉。以上純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

【蘋果財經】北水大時代●專題|「C基金」李浩德:料北水持續一段時間 今年炒全球復蘇 應開始部署舊經濟股

出身自惠理(806)的「C基金」基金經理、鵬格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李浩德接受訪問時表示,認為現時「北水大時代」在升浪的初段位置,未至於構成泡沫。基金去年尾開始投資滙豐(005),料受惠全球復蘇。另外他看好電動車和CRO行業,有投資Tesla(美:TSLA)、蔚來(美:NIO)、寧德時代(深:300750)和藥明生物(2269),以上股份亦是其10大持倉。 今年初開始,「北水」湧入港股市場,李浩德稱之為「排洪」,因為他留意到自去年下半年起,內地經濟表現和出口數字相對較好,似乎未受中美貿易戰和疫情影響,資本市場表現強勁,出現了人民幣較美元強的現象。自去年第4季,內地的政策偏向將資金流向其他國家,以紓緩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雖然中移動(941)和小米(1810)等被美國制裁,北水卻湧入大量買盤,支撐被制裁公司的股價,以致北水淨流入和港股成交額屢創新高。 李浩德預期「北水」流入香港會持續一段時間,比較2015年「港股大時代」,現時只是升浪的初段位置,未至於構成泡沫。他認為大市較「港股大時代」時健康,因為當時內地實體經濟表現差,人民幣又受壓,香港經濟反而比內地好,現時則相反。另外部份中資股在被美國制裁後,缺少外資參與,股價仍企穩,預期拜登上場,中美關係緩和,外資一旦有機會回到中國,相信股價升幅會更誇張。 「C基金」自2019年成立,不斷提升美股和新經濟股持倉,李浩德指投資會根據大環境而轉變,事實上去年新經濟股表現跑贏大市,因為疫情令到實體經濟差,股市表現好源於量化寬鬆(QE),以及息口低,資金慢慢流向股市,特別是新經濟股。他預料今年會炒全球復蘇概念,去年大部份行業因武漢肺炎而停擺,今年可以寄望有好轉,因此投資機會不再限於新經濟股。 今年炒全球復蘇概念 應部署舊經濟股 李浩德建議投資者今年可以投放7成資金在新經濟類股份,3成可以放在舊經濟股。他今年特別看好滙豐,現時亦為基金10大持股之1,因為銀行作為百業之母,會最受惠於全球復蘇概念。另外,他也建議投資者可以留意消費類股份。 去年在美國上市中概股股價表現理想,李浩德指因為中概股業績好,例如從事電商和社區團購的拼多多(美:PDD)和視頻平台B站(美:BILI)等;其次是因為去年初瑞幸等中概股(美:LKNCY)被指賬目造假,反而令更多人認識中概股,從而開始投資。今年盛傳會有多隻中概股來港第二上市,他建議香港投資者可以個別公司作研究,再率先投資美股,早著先機。 「C基金」的10大持股中有投資電動車公司Tesla、蔚來和鋰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李浩德指Tesla就好像蘋果手機一樣,即使市佔率第一,但手機市場仍有其他公司,例如華為和小米(1810)等,因此基金有投資蔚來,並認為內地新能源汽車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且市場已發展到不再需要單靠政府補貼。他認為蔚來很像小米,在營銷方面做得很好,並且在內地的電動車行業的起步算早,產量較其他國內新能源汽車公司多。 相信阿里會重回正軌 部署CRO、創新藥和醫療器械股 去年尾螞蟻上市觸礁,之後內地互聯網巨企又經歷反壟斷風波,訪問當日阿里巴巴(9988)創辦人馬雲自螞蟻上市觸礁後,2個月首度公開露面,刺激公司股價急升近1成。李浩德表示,螞蟻被內地金融部門要求整改,以及政治風險因素,令早前阿里系股價受壓,惟他認為阿里基本面很強,市場過份憂慮政治因素,就好像騰訊曾在2018年,成為解決內地青少年遊戲成癮問題的打擊對象,當時股價一度大跌,現時亦重回正軌。他相信阿里的問題不難解決,雖然基金較高峰時已減少注碼,但仍投放一定資金。 去年內地醫藥股曾受到帶量採購的影響,股價經歷一段時間的調整,惟李浩德仍看俏藥明生物的發展,「基本上就係代工嘅概念」。他認為從事CRO的藥明生物受到政策改變影響的機會最細,「無咁嚇親大家,但個需求都強勁」,亦受惠於疫情而增加訂單。除CRO外,「C基金」也有部署龍頭的創新藥,例如信達生物(1801)和百濟神州(6160) ,以及醫療器械股微創醫療(853)。

二三綫股表現持續強勢 醫藥股成換馬犧牲品

週一晚(23日)英國著名藥企阿斯利康 (AZN) 宣佈了市面上第三款新冠病毒疫苗的最新數據,雖然比早前Moderna (MRNA) 及輝瑞 (PFE) 的疫苗數據差,效率僅只得七成,但勝在儲存方式或可能更方便,在價格上可提供市場另類的選擇。整體來說,現時幾乎每周都有新的疫苗消息發放,讓市場更加確定明年經濟繼續復甦的可能性,儘管最近各地疫情再度惡化,但可見市場早已經放眼部署傳統舊經濟股一段時間。 油價從11月起持續反彈趨勢,疫苗利好航空股明年業務復甦,整體經濟向好亦憧憬石油需求增加,美國上市的油企都相繼反彈,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本周的會議將會是未來油價走勢的關鍵之一。此外,特斯拉 (TSLA) 進入標普500指數令股價再創新高,同時多間國內電動車企業,如蔚來 (NIO)、理想汽車 (LI) 及小鵬汽車 (XPEV) 等月中公佈第三季業績後都熱受追捧,尤其是小鵬汽車於上周末宣佈了自動駕駛技術大升級,明年將會推出首款搭載特斯拉行政總裁馬斯克並不看好的激光雷達的量產汽車,令該公司周一的股價急升逾三成。除了新能源汽車,其他新能源相關板塊,如光伏玻璃行業的熱度仍持續,信義光能 (00968) 本周首兩日便急升逾一成,筆者相信勢頭仍可持續,因此亦有高追。 另一邊廂,高風險的醫藥股變相是換馬的犧牲首選,就算是較強勢的外包研發機構 (CRO) 行業,如藥明生物 (02963)也出現了大成交的沽售,這些都是板塊進入寒冬的訊號,因此筆者看法變得更謹慎,不過仍會嘗試發掘行業下風當中的機會。 在投資部署上,筆者將會繼續實行三至四成舊經濟股的佔比,相信這個形勢會延續至明年。美股羅素2000指數本月至今的表現升逾18%,由此可見,市場現時偏好二三線股追落後,短期內將利好中小企的股價表現,龍頭科技股如騰訊 (00700)、阿里巴巴 (09988) 等或會出現短暫的橫移或調整,這是意料之內,唯對這些龍頭的中長綫看法不變。 作者為鵬格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C基金—中國股票基金經理。C基金現時持有特斯拉、蔚來、信義光能、藥明生物、騰訊及阿里巴巴的長/短倉。以上純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

華為火燒連環船 醫療板塊回暖

中美科技戰繼續升温,美方周一(17日)宣佈再進一步制裁華為,雖然已經多次對華為作出限制,但這次可說是全面性的封殺。事關早前美方只限制華為與美企交易,公司仍有機會對非美國的公司購買相關產品,但這次連第三方廠商的「後門」都被關上了,未來都需要特別許可證才可採購美國零件。事件令相關的產業鏈將大受打擊,幾乎要華為不能以任何方式碰到美國的芯片零件,這次封殺顯示美方對華為趕盡殺絕的決心,相信不會再有企業想與華為做生意。 舜宇光學科技(02382)有約兩成業務與華為有關連,公司才剛發佈一份乎合預期的中期業績,便出現對華為不利的消息,結果翌日也逃不出被沽售的命運,股價一度急瀉11%。筆者因此有減持舜宇,雖然倉位佔比不大,但始終科技戰的潛在風險大,需要審慎處理相關倉位。 另一頭馬車醫療板塊於周二(18日)終於有點起息,當日在恒指下行的動力下仍有多隻股票升逾2%,其中藥明生物(02269) 近期更有多重利好消息支撐股價。醫療板塊受壓接近一個月,其中受重創的醫療器械行業因集中採購消息從高位下挫約兩成,醫藥股亦面臨著周四(20日)的集採投標而受壓。唯CRO/CDMO行業的股價受影響較少,不過也被整體行業氣氛拖累。 藥明生物受惠被納入恒指的利好消息,令股價再創新高,同時周一晚上發佈了亮麗的中期業績,再加上這半年增加了多個的新冠病毒單抗項目,令公司的收入增長能見度更清晰,相信多重的利好消息短期內將對股價有一定支持。隨著醫療板塊氣氛回暖,消化近期的政策及業績消息後,筆者期望板塊可重回長期趨勢的軌道,並尋獲估值重估的機會。 作者為鵬格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C基金—中國股票基金經理。C基金現時持有舜宇光學科技及藥明生物的長/短倉。以上純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

炒股勝炒恒指 等ATMX改革指數

上周Facebook (FB) 推遲發表財報,變相FAAG (FB; AMZN; AAPL; GOOG) 於上周五(7月31日)凌晨同日放榜,結果這四大美國科技企業的業績都勝預期,尤其蘋果 (AAPL) 宣佈了股份將「一拆四」,大大沖喜美股納指,指數當日升約1.5%。隨著FAAG的業績發佈後,納指本周一(3日)表現持續強勁,無懼中美關係惡化的形勢。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接管」抖音的在美業務,美股的中概股依然強,可見美股整體投資氣氛仍向好。 反而港股恒指周一受著匯豐 (00005) 遜預期的業績拖累,該股價一度跌穿海嘯價33元,令恒指無法跟隨美股的強勁勢頭。但值得留意的是,上周一(27日)才上架的恒生科技指數氣勢如虹,除了首日表現不濟外,指數的每日表現於其餘時間都是上升的,可見ATMX 領軍的「新經濟」指數表現遠超恒指,在未有流動性較高的相關產品出現前,現時應該可說是「炒股不炒恒指」。 在ATMX當中最為關注的是美團點評 (03690),事關該股下周四(13日)將發佈第二季的業績,有傳華南地區的訂單已從水災反彈回來,期望業績會勝預期。同時,恒指將會在下周五(14日)收市後公佈季檢結果,市場憧憬阿里巴巴 (09988) 、美團點評及小米集團(01810) 都很大機會被納入恒指。 醫療板塊整體偏軟 醫療板塊整體還是偏軟,雖然大部份股票今年表現都大幅跑贏恒指,但筆者近期高追的新名字都逃不過要止蝕的命運。不過,當中還有些行業的表現是不俗的,如合同臨床研究 (CRO) 相關的藥明康德(02359) 及藥明生物(02269),兩股盡管近期不時出現配股,但有著業績的支持,市場對公司的信心仍存在,因此筆者亦有審慎地加注。 香港的疫情仍嚴峻,本地相關股票佔恒指不少席位,短期內美股仍會比港股表現好。恒指最近一直表現沉悶,恒生科技指數變為重要的指標,筆者期望季檢後ATMX可令恒指有結構性的更新。 作者為鵬格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C基金—中國股票基金經理。C基金現時持有亞馬遜、阿里巴巴、騰訊、美團點評、小米集團、藥明康德及藥明生物的長/短倉。以上純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

医药股点样睇?
醫藥股點樣睇?

《4+7帶量採購》本月正式實施,市場擔心藥物大幅降價將影響藥廠上半年盈利。醫藥股近大半年來一直受國內政策改革衝擊,原是有利於避開中美貿易戰風險,卻變成非常波動的概念股,就算是行業龍頭都逃不過股價大幅調整命運。現時市場仍擔憂第二批集中採購藥物擬於年內推出,以及輔助用藥清單更新會影響部分重要藥品銷售數量。 龍頭藥廠恒瑞和石藥集團(1093)近日都交出勝預期的業績,去年盈利增速達逾30%,過往幾年增速能維持逾20%,穩定的發展吸引不少價值投資者。自從去年12月確定《4+7》的降價幅度後,全行業股價都大跌不少,但醫藥股今年股價表現卻遠遠跑贏各大市場指數,佔內地市場份額七成半的生物製劑平台藥明生物(2269)股價更升逾六成。醫藥股藥品管線雖難跟進,亦大受政策影響,但其發展潛力不容忽視。但需留意最新國家醫保發展動向,及恒瑞期望月底的腫瘤藥批件。 作者為鵬格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C基金—中國股票基金經理。C基金現時持有恒瑞醫藥長/短倉。以上純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