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摩擦升级下的医疗板块轮动

本周中美关系摩擦进一步升级:中美各自声称领空出现对方侦测气球,美军航母驶入中国南海军演,中国伊朗签署深度合作协议… 都为本就脆弱的中美关系填上一层阴霾。值此之际,市场也受到很大的扰动,一些或真或伪的新闻之后往往,伴随着市场的急涨急跌。 生物医药板块在扰动下,资金在板块内出现轮动。 CXO:利空指数 ☆☆ CXO一直是医药板块中最受制于中美关系的板块。因为本身业务收入近一半来自于美国本土,加上本身生物技术由于涉及到健康安全的原因属于敏感产业,市场担心中美关系的恶化会导致这部分业务的前景不明朗。再过去的一年里,即使是UVL审查这种常规事件,由于中美政治上的敏感进行也十分不畅,造成了市值的大量蒸发 。 同时,拜登的新行政令的一大目标是将CXO产业链整体从中国转移至美国,但是对于美国药企来说,本土CXO企业的能力满足不了美国药企的高标准,因此中国CXO行业短期内受到的影响可能会较小,尽管长期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 好在CXO公司本身的基本面在整个医疗板块中最过硬,同时不受国内诸如集采政策的影响,所以依然保持了不错的投资价值。但是随着近期中美摩擦的升级,可以明显感受到资金出于避险流出板块的迹象 。 生物药 Biotech:利空指数 ☆ 生物药一直被中美视为战略上的必争之地:2018年,中国16部委组成的《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纲要》编制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2020年,美国中情局在外交智库战略会议上说,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地缘政治领域全球竞争的关键舞台。 生物药受制的原因是需要做在美国做本土临床,FDA审批和海外授权(License Out)三个方面.海外临床,需要场地和人员的招募。这个环节可能面临红灯。比如去年佛罗里达签署行政令,禁止州和地方政府采购任何联邦政府基于国家安全考虑禁止的技术,行政令特别点名中国,伊朗、俄罗斯和其他“敌视美国利益的国家”。如果在美国本土做不了足够的临床,在FDA审批的时候就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海外授权(Out-License )一直是中国生物药企的核心追求和股价的最大催化剂之一。过去半年生物药板块反弹的主要主题就是科伦,康方等海外授权的项目。然而,如果中美关系出现恶化,海外药企将出于避险的考虑减少中国资产,因为这些资产未来在美国本土临床推进可能面临额外压力。 中药:利好指数★★ 由于中药企业不存在海外收入敞口,加之整体估值较低,增长稳定,政策长期支持等特点,成为了中美摩擦升级中避险资金首选的避风港。根据趋势,地缘政治摩擦升级会导致政府出台更多的利好性政策,比如国标切换,建立更多中医院/医生的行业标准等 。 比如目前中药板块正在面临注册制改革,在审批评审端的标准出现松动。不再严苛要求临床资料,而是将“人用经验”和“医生回馈”纳入审批考虑标准。这意味着审批标准和时间将大幅降低,将创新型中药的新药上市进度提前的同时,降低了研发费用。 这直接利好创新型中药企业,比如以研发费用投入最高的以岭,康缘和华润三九等。原因是这类公司具备大量的研发管线,同时在未来几个月就和核心单品要推出。所以审批政策的放松将在短期可能直接将新单品的进度提前数月,而长期研发的费用可能直接下滑几个百分点。 医疗器械:中性中美摩擦升级一方面会导致出海企业在关税端有更大压力,另一方面却也会导致海外集采品牌更多流标国产替代进度加速和加速,可谓喜忧参半。比如2018年,美国大幅增加中国商品的关税,其中包括医疗器械。为反击美国的高额关税,中国对美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已于北京时间7月6日12:01开始正式实施。其中包括6项医疗器械产品。在这6项当中,最受关注的是“核磁共振成像成套装置”,也就是说整机进口将征收25%的关税。 然而反之,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为企业提供不低于8000亿元人民币融资并在十四五中设立了中长期医院采购设备的高额指引,来对冲中美贸易摩擦中受损企业的部分。而贸易战背景也进一步促进了国产器械的进口替代比例,新的三甲医院采购设备已经基本不再考虑海外的目标 。 其中创新型医疗器械收益最为明显。最为典型的是在最近一次的牙科集采事件中,全球隐形正畸龙头全部丢标将大量的公立医院市场份额转移到了国产品牌时代天使上。同时非公立流通端隐适美也在支持国货的浪潮中败下阵来。与之类似的例子还有基因早筛的诺辉健康,做TAVR的沛嘉医疗等 . 非创新药/连锁药店/医院/医药分销:利好指数 ★ 非创新药/零售药店/医院/医药分销这些板块基本也不存在海外敞口,但是相对中药而言不具备政策敏感性,属于避险资金会考虑的板块 。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药店受到政策纳入“门诊统筹”体系,可以使用统筹医保资金进行交易。这将加速处方外流的进度,提升同店销售的流水和龙头药店的市场份额,比如益丰和大参林。 而非创新药/零售药店/医药分销这些板块受疫情恢复的影响,一季度业绩也有大幅提升的空间。 以上个股分析纯为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 C基金持有文中华润三九(000999)长仓 。 关于作者: 党天楚(Elliott Dang)鹏格斯资产管理的投资分析师。

带量采购续影响医疗器械 微创医疗可望看高一线

医疗器械板近月受带量采购影响,股价从高位大幅回调。近日首次全国性带量采购在冠脉支架进行,中标价比参考价(人民币2850元)及市场预期更低,中标价不超过千元,消息公布后,以微创医疗(00853)为首的国产医疗器械股股价大跌,然而,近日微创医疗的走势似有喘定,笔者亦作小注买入,毕竟公司业务层面广泛,在国内外亦有业务,预期心脏瓣膜、机械人等业务会在未来逐步上市,可望释放价值。 微创医疗在是次冠脉支架带量采购有意将其中高档次产品Firehawk不中标,以其主力攻占集采外市场的市场份额(20%),而Firebird则主力应付集采市场,Firebird意向采购量高,占整个带量采购超过20%,微创医疗以此作对策亦可理解,毕竟公司需要保持集采市场建立竞争力及品牌知名度。现时微创医疗的不确定性已较为明朗,一直影响股价表现的带量采购亦已确定下来,之后的走势就取决于公司持续创新及研发的能力。相反,下轮带量采购的大热目标关节假体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加,预期相关股份在采购前的表现仍会较弱。 在11月6日,微创医疗公布联交所已确认可进行建议分拆微创心通,微创心通主力从事心脏瓣膜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在2019年才推出产品,业务上对标启明医疗(02500)及沛嘉医疗(09996),心通的产品VitaFlow(RMB196,000)在价格方面具竞争力,稍低于启明VenusA-Valve(RMB248,000),产质量素亦具有保证。在早前中期业绩后的会议上,管理层提及心通全年的市占率可超越启明,以启明现时约300亿市值及憧憬未来心通市占率较高计算,心通的估值有望接近甚至超越启明。 目前影响微创医疗的负面因素已逐渐消化,考虑到公司过往在研发的能力及成绩,微创医疗在医疗器械板块可望看高一线,加上现在较吸引的估值,笔者认为中线而言股价会有可观的上升空间,会考虑适时加注。 【声明】以上个股分析纯为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 C基金现时持有微创医疗的长/短仓。

TAVR中国市场如火如荼 沛嘉医疗优势几何?

康方生物 (09926) 生物制药新股成「招股超购称王」,股价并于首日开市升愈五成,上周又有另一医疗B股 – 沛嘉医疗 (09996) 招股上市,如有观察近来医疗新股的表现,对这次招股的热度可说是毋庸置疑,超购记录能打败康方的机会可能会更高。虽然新股一般是炒需求,但这间沛嘉医疗其实与同行微创医疗 (00853) 及启明医疗 (02500) 还有几分渊源。 沛嘉医疗的主要业务是研发心脏疾病及神经血管疾病的医疗器械,而旗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TAVR) 的治疗器械,微创医疗及启明医疗的业务都有提供同一样手术方法的器械产品,可以说,二者已成为直接的竞争对手。 有趣的是,启明医疗及沛嘉医疗的老板都曾经在微创医疗工作多年。启明医疗的主席訾振军曾于1998至2002年之间,在上海微创 (微创医疗上市前身) 担任研究职位,并参与了中国第一个心血管病介入器械的研发工作,而且造出了心脏支架。而沛嘉医疗的主席张一则从2002至2006年担任过上海微创的首席执行官 (CEO),负责监督该公司的整体业务及战略扩张,相信对微创整个商业模式的设计有一定贡献。启明医疗及沛嘉医疗分别于2009年及2012成立,而两位主席对微创医疗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付出,同时或有机会短期内曾为同事。 回到产品本质,因为中国人的主动脉瓣钙化程度比外国人严重得多,国外的治疗器械对中国患者难以有良好的效果,因此TAVR这个市场的产品基本上是国产垄断。目前国内只有四间厂商制造TAVR的治疗器械,由于启明医疗的VenusA-Valve最先于2017年商业化,所以获先机取得大量的市场份额,去年销售愈两千多万美元,而微创心通的TAVR产品去年才上市,销售额仅为三百多万美元。 不过市场仍在发展初期,市场份额的分布取缺于产品的特性,以及销售的方法,目前的市场份额变动的空间还很大,沛嘉医疗的机会仍然存在。在市场渗透还偏低的情况下,客户对产品认知未够深入,利用经销商管道销售产品或比直接销售较不利,微创医疗可能因此而失势。然而,沛嘉医疗的主席张一曾在多间医疗器械企业担任战略策划职位,或有利未来沛嘉医疗产品的销售策略定位。 【声明】以上个股分析纯为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C基金现时有参与沛嘉医疗的全球发售。 【作者简介】李浩德 鹏格斯资产管理首席投资总监 证监会持牌人士 C基金-中国股票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