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毛九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国内南京Delta疫情爆发不足1个月,现时已得到控制,可见国家在防控方面的措施仍执行得非常有效率。不过,以「清零」为目标的封锁式防控,却换来零售、餐饮业等短期的业务冲击。曾经被投资者视为「火锅茅」的海底捞 (06862),受着去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堂食的需求大大减少,早前急速的开店却无法继续为业绩带来理想的增速。海底捞门店每日翻枱率由几年前的5次下跌至3次,门店不再需要排队,以服务为噱头的吸引力无法支撑不够差异化的食材,令翻枱率恢复无期。在人流及客单价都下降的情况下,新店投资回报期比预期长,市场当然会为这间公司「杀估值」,海底捞市值今年由4,000多亿元降至不足2,000亿元。海底捞于这次业绩亦出现了管理层变动,幸好比呷哺呷哺 (00520) 的大地震属小巫见大巫。 相比之下,太二酸菜鱼的母公司九毛九 (09922) 却交出亮丽的中期业绩。在广州疫情的影响下,虽然同店销售下降约两成,但门店翻枱率及客单价的表现仍然非常穏健,并受惠于原材料的成本控制如自家鲈鱼养殖场,门店经营利润率现时已回升至23% 的健康水平。 九毛九成功地把握着年轻一代的消费能力,打造了太二这个年轻品牌。公司继续尝试利用太二成功的基因,开拓了不同菜式如怂重庆火锅、太二前传、赖美丽青花椒烤鱼等,都是围绕着年轻一代的口味,沿用太二的漫画风装修,利用早已准备好的上游供应链,可见定位很清晰。 虽然九毛九管理层的执行力有目共睹,但九毛九未来要面对的问题主要还是疫情,始终商场的人流复苏仍需时,跟海底捞一样以家庭为主流食客的九毛九西北菜的店铺重整正处于尴尬位置,重整后的效果可能要更长的时间反映。然而,公司现时40余倍的市盈率,比规模庞大的海底捞要高逾六成,在龙头「杀估值」的过程中,或许也是另一买入九毛九的绊脚石。 作者为鹏格斯资产管理首席投资总监、证监会持牌人士、C基金—中国股票基金经理。C基金现时并没持有以上股票的长/短仓。以上纯为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

京东强劲用户增长推动业绩

电商3巨头(阿里巴巴(9988)、京东集团(9618)及拼多多)已公布季度业绩,整体成绩与大行预期一致,笔者反而认为尤其在互联网平台受市场监管局管控下,应该更着重留意管理层对日后中长期发展。全线中概股本周明显反弹,拼多多周二飙22%,因第二季经调整利润40亿元人民币,市场料亏损5亿元人民币,但管理层提到对未来没有参考意义,因上季是传统淡季,所以减少营销费用的投放。拼多多更宣布「百亿农研专项」,称将不以行业价值和盈利为目的,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给农业科技从业者和劳动者更多动力,这无疑会令公司短期不能实现盈利。 京东上季业绩较稳健,仓储物流费用效率提高,保持稳健自由现金流,值得留意是其年购买用户环比多3,210万至5.3亿,增幅创新高,按季增幅首次超越拼多多数量(2,600万)。京东续在下沉市场扩张,低线城市消费者不仅贡献新增用户80%,亦占全部活跃使用者70%。管理层提供今季收入指引,增速约25%,考虑去年同期高基数仍给出高指引,料与小家电销售转好相关。 作者为鹏格斯资产管理首席投资总监、证监会持牌人士、C基金—中国股票基金经理。C基金现时持有京东股票的长/短仓。以上纯为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

带量采购全面铺开 医药行业雪上加霜

8月18日,《国家组织胰岛素集中带量采购方案》档在网上流出,事后国内某知名胰岛素企业核实了该档的真实性。在规则上本次集采将投标企业分成三组,每个分组的中选企业按报价由低到高分为A、B、C三类。第一名中选企业按医疗机构对其报量的100%带量,其他A类中选企业按报量的80%带量,B类中选企业按报量的80%带量,C类中选企业按报量的50%带量。由于集采规则相对以往较为温和,加上胰岛素行业整体产品单价偏低,胰岛素板块在集采靴子落地后出现小规模反弹。 8月19日,国家医保局发文响应推进生物药纳入集采。《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文件中,国家医保局表明了对国家推动带量采购采取“应采尽采”的态度。并提出下一步要就相似性、稳定性和可替代制定生物制剂的一致性规则,进而推动生物药的带量采购。未来如果生物药一旦集采可能对信达生物(1801),君实生物(1877)等一批生物制药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8月20日,安徽省发布《安徽省公立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试剂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议价公告》,采购范围包括肿瘤相关抗原测定、感染性疾病实验检测、心肌疾病实验检测、激素测定和降钙素原检测。消息发布后IVD体外检测板块集体暴跌。 笔者认为,近期高频的带量采购政策(胰岛素,生物制剂,IVD)和恒瑞医药业绩爆雷引发了整个医药板块的恐慌情绪,让本已羸弱的医药板块上雪上加霜。目前医药板块的崩盘已经波及到医疗其他板块甚至整个大盘。尽管带量采购对于产品价格偏低的行业和市场份额不高的公司而言并非利空信号,但是考虑到市场浓厚的沽空情绪建议投资者审慎观望。 以上个股分析纯为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 C基金持有文中信达生物(01801)上市公司的长/短仓。

业绩续增长 电商业务出色

美国7月零售销售数字,同比减1.1%,降幅远大于预期0.3%,或是新冠肺炎疫情卷土重来下经济复苏放缓迹象。美股三大指数即跌,纳斯达克指数曾跌逾1.6%。另适逢业绩期,投资者更关注公司近期营运情况,东南亚「小腾讯」Sea(SE.US)周二公布第二季业绩,成绩大超预期,市场大跌下股价依然「硬净」。 从基本面角度分析,营收达22.8亿美元,升约160%,值得留意是由去年第三季开始每季同比增速持续加快,因数字娱乐业务增速较显著,当中Free Fire依旧是拉美、东南亚、印度地区最赚钱的移动端游戏,近两季进军美国,并从流水方面成功取代PUBG排名第一。每季付费用户达9,220万,升85%,增速远超每季活跃用户45%(7.25亿),付费比率创新高达到12.7%,因用户游戏内购次数提升。另电商业务相对与市场较为一致,投资者比较关注电商业务是其利润问题,其中一个亮点是马来西亚SHOPEE业务EBITDA首次扭亏为盈,经调整EBITDA亏损率亦陆续收窄。两大业务的强劲表现亦令管理层上调今年全年数字娱乐及电商收入预测4%至5%。   作者为鹏格斯资产管理首席投资总监、证监会持牌人士、C基金—中国股票基金经理。C基金现时持有SEA LIMITED的股票的长/短仓。以上纯为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

不稳定因素持续出现 消费数据面临多方面挑战

Delta变种病毒扩散急速,正当国内江苏南京引发的一波新冠疫情准备「清零」之际,中国周一(16日)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却指向基本面偏弱,其主要由疫情及极端天气所致。可是,南京疫情于7月尾爆发,笔者相信8月的经济数据仍会面对一定的挑战。同时,在美国周二(17日)公布的零售数据中,强劲增长力的行业如网购亦开始降温,估计消费开支正从商品转移至服务,但最近疫情病例的上升,将对旅游及住宿等服务来说是一个考验。 全球经济数据增速开始放缓,现时还多了阿富汗塔利班这个不稳定因素,令市场对后市的看法变得谨慎,纷纷转投相对保守的板块如美国的医药、消费必需品等,以及美元及黄金等避险资产。 汽车销售数据为反映市场消费力的最要一环,面对着芯片短缺、物流成本及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海外车企下半年将要面对多方面的挑战。现时唯一可确认的是,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但很大机会难以于下半年的业绩上反映。 现时市场的风险胃纳逐渐缩小,忧虑停滞性通货膨胀的声音越来越大,笔者认为以暂时表面证供来说,暂时未达至滞胀的情况,但货币汇率正影响着亚太区市场。回望2018年,当时10月最差的时候,新兴市场货币表现相当弱,其后便出现反弹。不过,这次新兴市场却因去年疫情推动市场反弹,货币汇率正处于相对高位,这或是让市场回调原因之一。 作者为鹏格斯资产管理首席投资总监、证监会持牌人士、C基金—中国股票基金经理。C基金现时并没持有以上股票的长/短仓。以上纯为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冠加强针在美获批 多重利好助力Moderna

8月9日,一份来自MedRxiv报告显示Moderna (MRNA) 疫苗的保护性强于辉瑞 (PFE) /BioNtech (BNTX) 疫苗,该报告在近几日见诸全球媒体报端,摩根高盛等大行都纷纷响应。虽然目前尚未在股价上明显反映,但是笔者该研究可能将有助于Moderna在刚获批的加强针市场拿到更高的市场份额,并未Moderna在和BioNtech的长期博弈中占得先机。 8月13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宣布,允许辉瑞/BioNtech联合开发的BNT162b2和Moderna开发的MRNA-1273疫苗对特定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接种第三剂增强疫苗。“加强针”的获批无疑给投资者打了一针“强心剂”,也为Moderna第三针打开美国本土市场打开了销路。同日,Moderna的CEO在接受大摩专访时也表示,预测截止2023年来自新冠疫苗的收入都不会下降,同时也披露了在泛呼吸道疫苗和基因治疗的发展 尽管近期利好消息不断,但是大行对于Moderna的营收可持续性却并不乐观。大摩,高盛的模型均预测Moderna在2022-2023年业绩会随疫苗收入下降大幅下滑。对此笔者认为该预测可能略微悲观。从短期来讲,全球疫苗都存在抗体浓度随时间保护性下降和新冠病毒持续变种将为加强针带来稳定的市场。中期来讲,Moderna可能会将新冠方面的管线拓展到流感,RSV,hMPV等泛呼吸道疫苗,未来新冠的流感化也会为Moderna带来长期的的收入。长期来讲,Moderna目前在肿瘤和基因治疗方面均有深度的布局,据悉年内可能会并购一家基因编辑公司,未来发展并不局限于新冠疫苗带来的收益。综上笔者看好Moderna近期发展和长期潜力。但是,由于目前股价仍在高位,提醒投资者审慎投资。 以上个股分析纯为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 C基金持有文中Moderna(MRNA)上市公司的长/短仓。

疫情无阻李宁强劲销售

本周股市续处「牛皮市」,成交平均在1,200亿元水平,恒生指数仍在26,000至27,000点徘徊。随着各公司陆续公布业绩,市埸资金会布局于基本面及政策面较佳股票。 国货运动品牌龙头李宁(2331)受惠新疆棉事件后股价直冲100元关,近期股价受市场整体风险上升而影响,笔者认为这次下跌是由市场恐慌情绪造成,与李宁基本面无关系。此外,上周二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目标2025年全国体育产业规模达5万亿元人民币,2025年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计划由37%提升至38.5%。此次计划有望激发全民运动热情,促进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开展健身活动,运动鞋服需求及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近期内地新冠肺炎疫情数字反弹,各省市纷采取紧急措施管控疫情,短期将影响运动行业需求,宝胜国际(3813)日前公布7月综合经营收益净额按年倒退13%,侧面解释内地运动服装需求短期受压。然而,从分销商反馈得知,李宁销售额于华北华南地区仍较其他国际品牌强,可见「国货崛起」绝不是一次短暂的跟风或炒作,而是一个难以逆转的长期趋势。   作者为鹏格斯资产管理首席投资总监、证监会持牌人士、C基金—中国股票基金经理。C基金现时持有李宁的股票的长/短仓。以上纯为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

国产灭活疫苗异军突起 复星医药面临严峻挑战

8月4日,国药集团研究团队声称发现德尔塔变异株有效的单克隆抗体。8月5日,康泰生物指,针对新冠病毒变种病毒的疫苗研发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已经成功分离出Delta变种病毒单克隆毒种。 8月6日,科兴生物董事长尹卫东报道,科兴将向各国药监局提交针对Gamma变种病毒及Delta变种病毒的临床研究及紧急使用申请。 今日(8月6日),复星医药(2196)股价遭到重挫,盘后收跌10.3%。笔者认为,市场的波动主要来自于对于复星疫苗审批的担忧。笔者在之前曾预期疫情加剧的压力会加速复必泰疫苗的审批。但是近期国产疫苗在针对变种病毒方面的进步,可能会减少来自疫情的压力,从而推迟复必泰的审批时间。 同时,国产疫苗在针对delta的技术进步也无形的降低了复必泰疫苗的技术优势,因为目前未知复必泰所用的BioNtech疫苗尚未研发出专门针对delta变种病毒的特殊疫苗。 但是,笔者再次提醒投资者不必过于悲观,其中原因有二: 一、技术自信:复必泰(BioNtech)依然是全球在有临床数据支撑的前提下:临床有效性,浓度滴度,保护时间等综合实力最强的疫苗。mRNA载体技术也是业界公认对抗新冠病毒最优的技术。笔者认为在中长期能与复星医药博弈的只有同样具有mRNA技术的沃森生物。 二、政策支持:在外交部最新发布的《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联合声明》中提到“支持本国企业开展疫苗相关国际合作”,“鼓励联合研发,技术转让等国际合作”,表明了政策面对于复星医药的认可。 以上个股分析纯为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 C基金持有文中复星医药(2196)上市公司的长/短仓。

政治局会议加持新能源车赛道 港股炒市不如炒板块

中汽协本周三(4日)发布了上月国内汽车销量预告,整体走势仍是向下,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约11%,相信数字仍在反映上游车用芯片供给紧张的问题。传统汽油车将要继续面对着芯片供给,以及新源车新势力的崛起两大问题。正进入传统车的淡季,国内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 (LI)、小鹏汽车(09868) 7月的销量却继续创历史新高,令市场关注传统汽油车的需求会否在芯片短缺下雪上加霜。 反观属于造车新势力的理想汽车,乘着今年理想ONE改款的强劲需求,继6月接近八成的按月增长,理想ONE于7月的销量有逾8,500辆。理想汽车上月在其他新势力小鹏汽车及蔚来 (NIO)中,无论是单一车款或是总销量 (首次) 都是第一,管理层还有信心9月销量可达10,000辆。此外,公司亦乘胜追击地启动了香港IPO,相信未来销售渠道、产能及研发的投资速度将会加快。 国内政治局上周召开的会议亦提及过「支持新能源车加快发展」,相信此板块将是近期政策市中风险相对较少之一。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PHEV) 明显是新旧能源车的「过渡车款」,理想ONE独特的增程序动力系统看来已为理想这个品牌打好了开局,加上老牌新能源车企比亚迪(01211)最新推出的DM-i超级混合动力车款需求亦不错,侧面反映PHEV暂时仍是强劲的赛道。 整体而言,除了平台经济外,现时中国电动车的发展并不逊于海外市场,相信有着政策加持,此板块现已进入黄金周期。理想汽车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只有一款理想ONE车型,但从估值上看亦似乎已经反映情况。笔者认为未来还要看公司在高压纯电动汽车技术,以及自研的自动驾驶技术开发进展,并且期待明年至少两款的新车型发布。 作者为鹏格斯资产管理首席投资总监、证监会持牌人士、C基金—中国股票基金经理。C基金现时持有理想汽车、蔚来及比亚迪的长/短仓。以上纯为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

储能系统成阳光电源新增长点

今周「3060双碳」继续受市场资金热烈追捧,新能源及半导体概念成为市场新宠,当中细分板块如光伏组件设备、锂电池相关相继受惠。由于大部分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特点,随着「3060双碳」渗入,可再生能源比例往后会逐渐提高,市场对储能的需求也逼在眉睫,资本市场亦对此类项目产生高度关注。 国家宏观政策上,能源局上月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GW,未来5年行业增长空间近10倍,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将储能的战略地位提升至新高。 阳光电源已连续5年位列内地储能系统集成商装机规模第一,2020年储能系统全球发货800MWh,已广泛应用在美、英、德等成熟电力市场,储能变流器、系统集成市场出货量均位列中国第一。今年储能已成多省新能源项目标配,装机量有望成倍增长,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率先受益,储能业务的高速增长有望持续。 作者为鹏格斯资产管理首席投资总监、证监会持牌人士、C基金—中国股票基金经理。C基金现时持有阳光电源的股票的长/短仓。以上纯为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